汽车改装采用传统流程与3D打印技术的区别

发布者:小杨 2025-08-16 浏览量:27

    伴随汽车产业的进步与赛车运动的广泛普及,汽车大包围及周边改造已成为汽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潮流。大包围不仅能优化车身线条、降低重心,还可改善车身周围的气流特性,从而提升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。作为改车效果最显著的项目之一,大包围改装深受追求个性与性能的车主青睐。

    传统制作流程解析

    试模制作:依据设计规范,使用玻璃钢材料制作试模,塑造大包围初始形态。

    主模处理:在主模内喷涂橡胶涂层,待干法渗透完成后,采用胶灰填补试模间隙。

    纤维成型:将纤维材料逐层铺覆于主模表面3-5次,合并公模与母模后成型产品形状,经空气干燥分离后得到封闭式毛坯。

    传统工艺下,设计师完成整车包围设计通常需耗时2-3个月,整体交付周期可能长达半年。

    3D打印技术的革新应用

    引入3D打印技术后,流程时间大幅压缩:整车包围制作周期可缩短至3-4周,交付时间加快至3个月。具体步骤如下:

    三维扫描:采用三维扫描仪进行整车扫描,耗时约2-3小时(不含标记点粘贴时间)。

    设计优化:设计师对大型外壳造型进行修改,同步确认3D打印可行性,并在设计阶段预判打印变形风险,增加加固结构。

    3D打印:通过3D打印设备直接输出部件。

    后处理:将打印件拼接、喷涂灰泥并打磨,直至表面光滑。

    翻模组装:基于打印件制作最终模具,完成产品上车装配。

    通过传统工艺与3D打印技术的对比可见,后者在效率提升、设计灵活性及周期控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,正逐步成为汽车改装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
评论(0条)
加载更多